沙士夺命 加速医学进步 对抗新冠 加快疫苗研究



香港胸肺基金会主席何重文(左)认为,疫情令香港医疗进程不断加快进步。(黄仲民摄)


【本报讯】2003年,俗称「沙士」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在香港爆发,造成1,755人染疫,当中299人死亡,事后多个委员会发表检讨报告提出多项建议。17年过后,新冠疫情席卷全球,有医生指本港从沙士中吸取若干经验,包括用「鸡尾酒疗法」对抗冠状病毒,医院增设隔离病房及无创正气压呼吸机等,为对抗今次疫情提供不少帮助。

Dirty team忆述病毒势凶

香港胸肺基金会主席何重文分享,沙士爆发前夕,自己正在放假照顾太太与刚出生的儿子,惟医院一通电话,他便立即销假回到医院当值,照顾怀疑确诊沙士及确诊沙士患者,即担任「Dirty team」。他指,当时医院并无隔离病房,「N95(口罩)都不知道要换,除完又再用」,他形容「当时见到病人的情况真的好恐怖,今日见到好好的,明日(病情)差到要走了,,

皇冠信用盘开户www.hg8080.vip)是皇冠信用盘官方正网线上开放会员开户、代理开户,额度自动充值等业务的直营平台。

,病毒见一个杀一个,不会好像新冠可以传到周围都有」。他指,当时大众对「沙士」一无所知,缺乏控制传染病的设备,医学界不断收集数据研究,好不容易「开始知道有甚么治疗方案,沙士突然销声匿迹。」

沙士新冠病源相似

疫情虽无情却加速医学进步。何提到,本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的「鸡尾酒疗法」,即是将干扰素、蛋白酶抑制剂及利巴韦林等3种抗病毒药物混合使用,其实是在「沙士」时发现该疗法对冠状病毒有效,由于「沙士」与新冠病毒的病源十分相似,是次疫情便可派上用场。他又指,自「沙士」一疫后,本港医疗机构设立不少预防传染病机制;医学亦见进步,包括使用无创正气压呼吸机,以零创伤性的方式辅助患者呼吸,减低患者插喉的风险,何形容本港是「多了好多武器」。

何认为,以往疫苗研发需时「无10年都5年」,惟疫情加快不少研究工作。他认为,这是一个契机令医疗进程有改变,「是否以后可能不用等那么久都可以研发到不同药物?」他称,医疗科技日新月异,一直有在不断进步,令社会更懂得面对不同疫症。


转载说明:本文转载自USDT交易平台。

添加回复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